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梁武帝萧衍的奉佛事迹在史家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的主题,古时史家虽大多以其崇佛作为梁朝亡国的理由,但后世学者就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梁武帝奉佛从文化角度而言,呈现出两种高度文化的相互碰撞后又相互融合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的融合。因此,从文化视角来说梁武帝崇佛并不是只有坏处而无好处的,它是值得去探讨的。而在这件事情中,梁武帝所处的独特环境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一种促成作用。世奉道家却也接受着儒家大环境教育的梁武帝,在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与佛法、僧人以及佛经有所接触,从此对佛教一见倾心潜心研究。他对于佛法以及佛经的研究甚是透彻,不仅有着一套自成一体的佛学思维模式,更对佛经中没有明确解释的部分钻研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Ku, Wan Syuen, 邱, 婉萱
Format: Final Year Project / Dissertation / Thesis
Published: 2020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eprints.utar.edu.my/3774/1/fyp_CH_2020_KWS_%2D_1400906.pdf
http://eprints.utar.edu.my/3774/
Tags: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id my-utar-eprints.3774
record_format eprints
spelling my-utar-eprints.37742021-01-04T08:28:49Z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Ku, Wan Syuen 邱, 婉萱 P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Eastern Asia, Africa, Oceania 梁武帝萧衍的奉佛事迹在史家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的主题,古时史家虽大多以其崇佛作为梁朝亡国的理由,但后世学者就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梁武帝奉佛从文化角度而言,呈现出两种高度文化的相互碰撞后又相互融合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的融合。因此,从文化视角来说梁武帝崇佛并不是只有坏处而无好处的,它是值得去探讨的。而在这件事情中,梁武帝所处的独特环境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一种促成作用。世奉道家却也接受着儒家大环境教育的梁武帝,在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与佛法、僧人以及佛经有所接触,从此对佛教一见倾心潜心研究。他对于佛法以及佛经的研究甚是透彻,不仅有着一套自成一体的佛学思维模式,更对佛经中没有明确解释的部分钻研出自己的意见,交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来。他的思想中杂有儒家的功利思想色彩,但却是经他自己转化为利己模式的功利心。他对于佛教修行秉持着积累福德、功德就能够修行自身,进而证得涅槃果德的想法。因此他在推广佛教以及它的慈悲思想上十分积极,举办法事、请法师讲经、制忏等都是他为了弘扬佛教以及佛法而行的。于是,他推出〈断酒肉文〉下令要宗庙和僧人都戒掉吃肉和喝酒的习惯,以此展现他对于包括飞禽走兽在内的众生的关怀;制作〈梁皇忏〉帮助众生忏悔以及祈福,功德回向给六道一切众生;建造佛寺佛像、举办法会,甚至是舍身入寺将自己奉献给寺庙等也是他为了弘扬佛法而作的决断。然而,他的这一系列奉佛行为虽是他慈悲思想作用之下得出的结果,私底下仍隐藏着为自己的修行做一种累积的私心。梁武帝的奉佛行为对于后世有着影响,在当时也对民生造成了相当重的负担,可以说是对他的王朝投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把梁武帝的崇佛说成是佞佛亡国的学者不少,然而梁朝亡国有其他更加关键的理由,他的奉佛行为究其根本也只能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罢了。因此,梁武帝奉佛并没有造成太严重不可收拾的后果,反而对于佛教的中国化有所推动,应该给予他一个更加持平的评价。 2020-04-21 Final Year Project / Dissertation / Thesis NonPeerReviewed application/pdf http://eprints.utar.edu.my/3774/1/fyp_CH_2020_KWS_%2D_1400906.pdf Ku, Wan Syuen and 邱, 婉萱 (2020)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Final Year Project, UTAR. http://eprints.utar.edu.my/3774/
institution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building UTAR Library
collectio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continent Asia
country Malaysia
content_provider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content_source UTA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url_provider http://eprints.utar.edu.my
topic P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Eastern Asia, Africa, Oceania
spellingShingle P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Eastern Asia, Africa, Oceania
Ku, Wan Syuen
邱, 婉萱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description 梁武帝萧衍的奉佛事迹在史家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的主题,古时史家虽大多以其崇佛作为梁朝亡国的理由,但后世学者就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梁武帝奉佛从文化角度而言,呈现出两种高度文化的相互碰撞后又相互融合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的融合。因此,从文化视角来说梁武帝崇佛并不是只有坏处而无好处的,它是值得去探讨的。而在这件事情中,梁武帝所处的独特环境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一种促成作用。世奉道家却也接受着儒家大环境教育的梁武帝,在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与佛法、僧人以及佛经有所接触,从此对佛教一见倾心潜心研究。他对于佛法以及佛经的研究甚是透彻,不仅有着一套自成一体的佛学思维模式,更对佛经中没有明确解释的部分钻研出自己的意见,交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来。他的思想中杂有儒家的功利思想色彩,但却是经他自己转化为利己模式的功利心。他对于佛教修行秉持着积累福德、功德就能够修行自身,进而证得涅槃果德的想法。因此他在推广佛教以及它的慈悲思想上十分积极,举办法事、请法师讲经、制忏等都是他为了弘扬佛教以及佛法而行的。于是,他推出〈断酒肉文〉下令要宗庙和僧人都戒掉吃肉和喝酒的习惯,以此展现他对于包括飞禽走兽在内的众生的关怀;制作〈梁皇忏〉帮助众生忏悔以及祈福,功德回向给六道一切众生;建造佛寺佛像、举办法会,甚至是舍身入寺将自己奉献给寺庙等也是他为了弘扬佛法而作的决断。然而,他的这一系列奉佛行为虽是他慈悲思想作用之下得出的结果,私底下仍隐藏着为自己的修行做一种累积的私心。梁武帝的奉佛行为对于后世有着影响,在当时也对民生造成了相当重的负担,可以说是对他的王朝投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把梁武帝的崇佛说成是佞佛亡国的学者不少,然而梁朝亡国有其他更加关键的理由,他的奉佛行为究其根本也只能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罢了。因此,梁武帝奉佛并没有造成太严重不可收拾的后果,反而对于佛教的中国化有所推动,应该给予他一个更加持平的评价。
format Final Year Project / Dissertation / Thesis
author Ku, Wan Syuen
邱, 婉萱
author_facet Ku, Wan Syuen
邱, 婉萱
author_sort Ku, Wan Syuen
title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title_short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title_full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title_fullStr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title_full_unstemmed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title_sort 梁武帝慈悲思想探讨
publishDate 2020
url http://eprints.utar.edu.my/3774/1/fyp_CH_2020_KWS_%2D_1400906.pdf
http://eprints.utar.edu.my/3774/
_version_ 1688551771212873728
score 13.154905